黄宗智老师,你可是内卷始祖,卷王之王,怎么能抱怨呢?
黄宗智老师,你可是内卷始祖,卷王之王,怎么能抱怨呢?
李华芳 | 匹兹堡大学
1,
朋友们,“卷”这个词你是不是天天挂在嘴边,但是你知道这个“卷”是怎么卷起来的吗?它缘自何处?
按照黄宗智的看法:“在人多地少的客观情况下,很容易导致越来越高的单位土地劳动投入,和越来越低的边际回报,从而形成一个比较顽固难变的封闭体系。由于其“内卷”(或“过密”)状态,甚至能够抵御、排除质变。”黄宗智称之为“内卷化”。
当然现在坊间大行其道的“卷”,是一个衍生借用。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,我要竞争过左邻右舍,那就必须在单位土地内投入更多的劳动力,人家闻鸡起舞,我就彻夜不眠,“卷”起来。
这个衍生意义的“卷”,在任何资源有限但劳动力众多的领域,都是适用的。本质就是“不想做大蛋糕,只聚焦在投入更多以便分得一块越来越小的蛋糕”。
高等教育领域就是如此,博士众多,但岗位稀缺,帽子更是奇缺。但这些廉价劳动力们不想着做大做强自己的领域,从各处争取经费资源,而是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去竞争帽子和岗位。至于背后的原因,无非就是行政系统绑架了学术研究,这个我觉得是普遍现象。
至于为什么有些国家学术围绕着“权力”打转,国家研究经费用于研究个别人的思想之类的,那就是非常有特色了。那可能就不是“卷”,而是“拍”。当然因为总量有限人数众多,拍的方式也会卷起来的。不要以为不要脸是件脱裤子一般简单的事情。
黄宗智老师之前也在文章中解释:“学术研究也因(官僚化)越来越内卷化,只见量的膨胀,罕见实质性的创新和提高。”
2,
黄老师进一步批评“学术专著不受重视”的现象。黄老师观察到“在全球范围中,优越的重量级中国研究学术专著文献已经主要是英文原作的,较少有中国自身生产的研究。”
其给出的一个关键解释是:“中国的学术体系多年以来一直有意无意地轻视,甚至等于是压抑有份量的学术专著研究。”因为现行高校评审标准里专著不如论文,甚至不如翻译。所以年轻人就光顾着发论文搞翻译而不是写原创专著。
这样就造成一个后果,是中文杰出的原创著作变少,那么就不得不依赖翻译的原创作品。问题是翻译的原创作品翻译质量参差不齐,而且主要以外来视角为主,变相矮化了中国的原创性作品。
3,
不能说黄老师说得不对,只是更复杂。而且黄老师本身就是卷王之王,这个抱怨在我看来多少有点矫怪。
首先,我认为黄老师的观察有几点可能不准确。一是翻译可能在学术生态链的底端,基本上现在翻译都是做慈善。不仅不受评价体系承认,而且报酬极低。
二是扩招导致博士供过于求,相比于国外几个老师对一个博士生的情况,国内往往是一个老师带好几个博士,培养出来博士的质量是不一样的。
我们既然知道郭靖和江南七怪不可同日而语,那就不能指望博士们都能写原创作品。而且你看现在的翻译质量,也是低得令人诧异。只能说连翻译都整不明白的人,幸好他们没来原创。
黄老师说:“结果是,相比美国,专著在中国学术中所占的地位要轻微得多。”那可不么?而且正如黄老师也意识到的,中国的专著那不仅有编辑要看,还要有讲政治的编辑把关,以防祸及出版社。你有这种评审,不能畅所欲言,你还指望出高质量专著,那不是可笑吗?现在C++都要加入思政内容了,你和我说原创!
孙大权博士研究过中国经济学社。那么多优秀学者回国,后来不搞原创而转向译介,述而不作,不就是因为不让搞吗?陈岱孙这样杰出的人物,也就只能做点西方经济思想史,怪谁?
读品贩子
贩卖知识的N道贩子
291篇原创内容
公众号
4,
黄老师说在美国专著一般也实行匿名评审。话虽如此,但实际上专著匿名评审的标准相对来讲要更宽一些。专著一般不是多轮匿名评审,而论文通常多轮评审,很难说论文审核不是更严格。
现在时代发展快,年轻人的确压力巨大。所以很多年轻人选择博士论文三篇化,很多博士项目也鼓励这样做,与既要质又要量的考核分不开。正因如此,博士生才会把博士论文分三篇,尽量追求发表。然后再把三篇加工处理成专著,以应对扭曲的考核。
黄老师一定是紧跟文献的,所以应该也不难发现专著论点论据论证很多已经在论文中体现,这也是现在论文引用量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。
另外,有份量的专著本来就少,好多年出一本并不奇怪。以前做的人少,没有出一本响一本,至少出几本能响一本。那是厉害的年轻人没有挤到中国研究的领域。今时不同以往,现在已经不是华北小农的专耕,而是义务电商的多元。
5,
现在不仅年轻人越来越多,如果不是太多的话,而且学科分工进一步深化。这就导致量大要读的更多,各种评委也评不过来,反而注意力分散了,或者说分工更专业了。
例如在政治学领域王裕华,丁悦,马啸,刘立之等的作品都很好,但要一枝独秀横扫整个领域就会比以前难了。这是学科发展分工程度加深导致的。现在一本书能被大学科领域内的人读都已经算了不起了,更不用说跨学科的读了。
写到这里,我想起件旧事。我以前批评薛兆丰老师不学无术,想来还是我肤浅了。我们上价值的话,薛老师才是对学界有意义的存在。
参考:
黄宗智,2024,中国的中国研究已经严重自我半殖民地化,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SqJf-ae-DzUHeBy-pcjA-g
黄宗智,2021,《再论内卷化,兼论去内卷化》,《开放时代》,第1期:157-168页。
更多 #学术这件事: